臺海網6月7日訊 據泉州晚報報道,2019年全國高考昨日拉開序幕,上午語文考試一結束,“高考作文”的話題再次成為網絡熱詞,眾多網友就此展開熱議。
今年福建(全國Ⅰ卷)的高考作文題以“勞動”為核心內容,東南早報官微昨天中午發起“你覺得今年福建高考作文題難不難”的投票調查,截至昨晚發稿時,覺得難的網友占34%(409票)、不難的占40%(483票)、淡定飄過的占25%(307票)。
有意思的是,今年全國高考的作文題在高考前已有不少高手押中了題。泉州本土的押題高手就有不少——2016年,泉州市教育局曾舉辦過一場“中國美 勞動美”泉州市中小學生主題實踐活動征文比賽,參加該屆比賽的同學不少人今年恰好參加了高考,可謂是頗有遠見;泉州五中今年1月份全年段寫過勞動的主題作文且指定的文體也是演講稿、南安一中2019屆高三早讀材料、永春一中校質檢作文題、石獅市石光中學模擬考作文題都不約而同地和本次高考作文題的“勞動”主題緊密關聯。
讓我們一起來看看,老師專家們又是如何看待本次高考作文題的。
全國Ⅰ卷(福建省高考作文題)
閱讀下面的材料,根據要求寫作。
“民生在勤,勤則不匱”,勞動是財富的源泉,也是幸福的源泉。“夙興夜寐,灑掃庭內”,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,綿延至今。可是現實生活中,也有一些同學不理解勞動,不愿意勞動。有的說:“我們學習這么忙,勞動太占時間了!”有的說:“科技進步這么快,勞動的事,以后可以交給人工智能啊!”也有的說:“勞動這么苦,這么累,干嗎非得自己干?花點錢讓別人去做好了!”此外,我們身邊也還有著一些不尊重勞動的現象。這引起了人們的深思。
請結合材料內容,面向本校(統稱“復興中學”)同學寫一篇演講稿,倡議大家“熱愛勞動,從我做起”,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,并提出希望與建議。要求:自擬標題,自選角度,確定立意;不要套作,不得抄襲;不得泄露個人信息;不少于800字。
題目簡單,開頭要先聲奪人
★戴冠青 泉州師范學院教授、福建省高校教學名師
今年的高考作文題從“熱愛勞動”的命題角度來說,易于下筆,也不會跑題,但卻是一個很不容易出彩的題目,如果沒有深入的、獨特的思考,只是正面地闡發熱愛勞動的意義,以及“我”要如何做,就易于陷入一般化的平庸訴說中。
按題目要求,如果想出彩,首先要闡發對勞動的“認識與思考”,要指出勞動在人類進化發展中的重要作用,勞動興邦,勞動使人類社會發展成先進的現代社會。然后還得對“勞動”的內涵進行分析,勞動有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之分,都值得我們尊重。這樣思考才會有一定的深度。
其次,要對題目中列舉的一些不理解、不尊重勞動的現象進行反駁,特別是“人工智能”是否可以代替勞動這個觀點,要舉出實例說明,有些勞動是人工智能代替不了的,如母乳喂養、文學創作等。哪怕所有的勞動人工智能都能代替,我們還是需要勞動,“民生在勤,勤則不匱”,勞動創造財富,勞動還可以強身健體,使人快樂。沒有勞動,人類的機能就會退化。
第三點,提出希望與建議,即我們要怎么做?一是要尊重勞動,特別要尊重在基層一線勞動的普通勞動者。二是要熱愛勞動,實干興邦,從小樹立勞動精神,美好的生活是靠每個人踏踏實實的勤奮勞動創造出來的。三是要好好學習,當一個有較高素質有創造力的優秀勞動者。
特別需要指出的是,不管考生闡發到哪一點,都需要真實的事例來說明。
另一點考生一定不能忽略的是,題目要求的文體是演講稿,除了觀點要鮮明之外,還需要具備針對性、鼓動性、邏輯性等文體特點。題目要求是面向學生演講,特定的對象是中學生,所以演講稿的語氣、所談的問題就必須要有針對性。演講稿還要有鼓動性,希望同學們響應你的號召,行動起來,“熱愛勞動,從我做起”,所以語氣中必須要有較強烈的感情色彩,特別是開頭要先聲奪人,具有感染力;結尾要有高潮,具有煽動力,還要引用一些必要的名言警句,使內容具有吸引力。